丹州街道办

丹州街道办

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由原丹州镇和城区街道办合并成立,地处宜川县城乡结合部,地理呈“一城、二河、三川、四塬”结构,总面积282.92平方公里,有果园面积24721亩,辖4个社区32个居民小组,19个村82个村民小组,共有城乡居民21138户59186人,其中农村6345户17650口人,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人均果业收入2.5万元。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抗灾防疫攻坚战。

10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查灾救灾,立即制定灾后急救措施,抢修饮水设施、恢复水毁道路、维修损坏桥渠,有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积极发挥丹州街道果品经纪人联盟优势,通过联系外地客商、果汁厂,组团进驻市场等方式分级分拣销售果品,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及时跟进防雹、防冻等自然灾害预防宣传,落实防雹网搭建面积到户到园,广泛动员群众储备搭建防雹网用杆、网子、铁丝等材料,引导群众按照每亩5-8个熏烟坑的标准挖建防冻坑,结合冬季清园工作储备软硬柴火,为2022年春季防冻、全年防雹工作做足充分准备。连续强降雨发生后,我们立足城区“四山十五沟”地理特点,及时动员党员干部连夜排查、抢修保畅,第一时间转移群众,撤离安置群众384户1331人,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月以来,面对新一轮的新冠疫情,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了“三级包保”“五包一”制度,推行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法,在各小区门口、重要路口设立卡点205个,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提出的丹州来宜返宜人员流程图在全县推广,累计投入4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值班值守、双码联查、物资运输、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区域内23家企业捐资捐物、支援一线,全面排查635个居民小区、1299栋楼宇、82个村民小组,做到了排查全覆盖、无死角,落实了5908人隔离管控措施,充分发扬了不怕危险、同舟共济的抗疫精神,并充分利用喇叭、广播、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手段,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构筑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少出门”的全民防疫长城,坚决将疫情阻击在丹州门外。

坚持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

严格落实“周排查、月通报、季调度”动态监测机制,在村组设置网格员133名,会同包村干部、驻村队伍对广大农户进行不间断走访监测,尤其脱贫户、三类户做到了登记在册、记录在案、动态管理、精准帮扶。2021年共排查风险户227户479人,研判纳入三类户4户9人。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新冠疫情对群众收入的影响,设置公益性岗位162个,联系辖区企业、酒店使用闲置劳动力183人,落实县外务工人员交通补贴69人,同时鼓励群众通过套袋、下袋、摘花椒等方式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对鳏寡孤独等人员落实低保、五保、高龄、养老、残疾、医疗、教育等政策,尤其是大病、事故家庭及时进行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21年共给予民政临时救助1080户226.3万元。通过政策保障、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坚决守住了规模性返贫风险。

坚持强企兴农,项目为王,坚决走实乡村发展道路。

严格落实县委苹果高质量发展“双万”示范工程,按照“百村千户”的工作要求,在9个苹果专业村优选108户1063亩果园作为示范户、示范园,落实推广人工授粉、秋施基肥、喷洒波尔多液“三项技术”,在圪崂、定阳、北斗、五里坪等村实施新优品种改良示范园1000余亩。在川道引进桃、葡萄等新品种10余种,累计种植核桃100亩、葡萄100亩,种植瓜菜大棚500余座,叫响了“月亮湾小瓜”新品牌,打造了“景阳甜桃”“后门葡萄”新招牌。积极发展畜养产业,发展肉羊养殖28户2600余只,肉牛养殖15户400余头,巩固万羽规模养鸡场1个,打造了降头村200亩高标准矮砧新品种苹果示范基地。抢抓苏陕协作机遇,启动实施了程落村300亩现代菌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走出了一条布局优、质量高、前景好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直播带货、抖音宣传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先后涌现出王湾种棚能手潘海平、后门葡萄大户王双红、圪崂果品营销大户张海祥、北斗带货达人李丹丹等一批致富能手和模范标兵。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百村百社建百企”的号召,积极用现代工业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启动实施了丹州街道办果醋加工厂项目,圪崂村果枝秸秆粉碎加工厂建设,南窑村美食城等项目,高标准规划设计了玻璃联栋智能育苗大棚建设,迈出了招商引资、立工强农的关键一步,启动了鸭湾村县医院迁建,郭俭村安置小区,城区清洁能源使用,北关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红云小区山体治理等项目,完成了七郎山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向阳小区边坡治理工程,城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坚持重拳出击,综合治理,坚决守护丹州绿水青山。

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谆谆教诲,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一城二河三川四塬”的自然地貌,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路长制,抽调干部职工21名,聘任护林员36名,成立了8个专班,采取划片分区包段、定岗定责定人的方式,不间断地进行巡河、巡山、护林、护路,形成了片片有人管、段段有人护的良好格局。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将7个村32个污水排口归入城市污水管道,配备污水收集罐12个,修建污水收集坑15个,保持了一河清水过宜川的良好局面。扎实开展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持续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8次,清理各类垃圾3000余吨,新建垃圾仓22处,配备垃圾桶230个,建立起“门前三包+垃圾兑换银行”激励机制,垃圾不落地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改造卫生厕所426座,有效改善了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人居环境美化工程,先后实施项目生产路改造、巷道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项目23个,建成塬区反光膜收集点20个,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调运绿化苗木2780株,建成清洁村6个、生态村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乡容村貌大为改观,更加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四会作用,制定了丹州街道红白理事会公约,刚性落实村规民约,坚决根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入开展“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刹歪风、除陋习、破陈规”“扬正气、讲文明、树新风”三项活动,在村头门前刷写“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孝顺父母、赡养老人”等家风家训,教育提醒村民知孝、重孝、尽孝。广泛开展“评优树模”活动,先后评选出最美家庭3户,挖掘孝老爱亲模范事迹6个。借力“一村一警”“政法部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特别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推行了“三步四化”矛盾化解法,按照稳、转、解三个步骤,依托政策化解、司法化解、情感化解、分段化解四种方式,解决了郭琴霞、段春霞等历史遗留问题。尤其在降头机动地承包回收问题上,我们通过“三次会议、三张公告、现场竞价、分步回收”的方式,收回承包机动地100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久拖不决的机动地回收问题,为机动地类似性回收问题提供了参考。

坚持民心导向,实干为先,坚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全面落实“一肩挑”工作机制,“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44岁,比上届下降2.37岁,高中以上学历人数59人,占比60.2%,较上届提升23.84%。从严从细发展党员,全面推行“双培”机制,培养积极分子51名,发展党员26名,培育后备力量38名,着力解决部分村组党员结构不合理、村干部青黄不接的短板问题。按照增信、明理、崇德、力行的总要求,坚持在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奋进动力,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座谈交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七一讲话、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四本指定教材,组织党员干部赴照金、南泥湾开展了红色游学宣讲活动,让党员干部现场感受了革命精神和为民情怀。建立了青年干部“初心课堂”,常态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农业技术、社会治理、招商引资、企业管理等知识,提升行政干部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服务素养。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来检验学习实效,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120余吨,及时恢复水毁生产路16.3公里,维修改造饮水设施11处,帮助群众办理医药费报销23.5万元等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看到变化,成为党员干部一线作风转变的生动实践。持续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任务争先锋”活动,严抓党支部“双化”建设,抓树了高湾、王湾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村,成功创建中山街、凤翅山两个四星社区党组织,建成皖秦实业、宏基建筑、三物公司、汽车运输等4个四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深化办公用房专项整顿,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严格纪律红线,严守工作底线,狠抓执纪问责,累计查办案件6起,给予党纪处分6人,发挥了警示教育作用,为丹州发展打造了一支责任在肩、担当作为、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依据《关于镇村综合改革中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宜编发〔2015]25号)和《关于调整规范县(区)镇(乡)人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延市编发2015]13号)精神,制定《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如下:

一、机构名称

1、中共宜川县丹州街道委员会

2、宜川县丹州街道人民代表大会;

3、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

4、中共宜川县丹州街道纪律检查委员会

5、宜川县丹州街道人民武装部

二、主要职责

1、中共宜川县丹州街道委员会

(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组织引导全街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和组织纪律教育,坚持群众路线,反腐倡廉。

(3)负责党的组织建设,搞好支部班子整建和升级分类达标活动,做好经常性的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支持街道人民代表大会、街道办事处、纪检委和人武部的各项工作。

(4)指导本街道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民兵的各项工作。

(5)负责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6)组织协调各单位完成街道的中心工作任务。

(7)深化农村改革,研究制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

(8)负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9)研究决定其他重大问题。

2、宜川县丹州街道人民代表大会

(1)筹备、召集和主持街道人民代表大会;

(2)检查和监督宪法、法律、法规及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本街道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在本行政区内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3)听取街道办的有关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4)审查、讨论街道办的经济计划和上年度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财政预算报告;

(5)将代表们提出的各项建议、批评和意见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办理,督促有关机关和组织将办理情况答复代表;

(6)密切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指导代表小组的各项活动;

(7)组织原选区选民罢免和补选代表;

(8)决定代理办事处主任;

(9)决定临时召集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10)办理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3、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执行本街道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保证其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的贯彻执行、落实。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指导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负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4)制定本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5)协调各村和各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监督检查各经济组织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镇级财政、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6)管理和推广科学技术,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畜牧业,搞好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发展。

(7)负责本街道的教育、科学、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事业和民政、土地、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兵役、林业、农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各项行政工作。

(8)组织资源、技术、人才开发、劳务输出、扶贫帮困工作,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为发展本街道企业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搞好服务。

4、中共宜川县丹州街道纪律检查委员会

(1)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指导村级监委会工作。

(2)负责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

(3)负责行政案件的监察工作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5、宜川县丹州街道人民武装部

(1)负责国防教育和预备役的登记、动员入伍和民兵的“三落实”工作。

(2)督查军、烈属优抚救济工作。

(3)负责本街道民兵整组和训练工作。

根据上述职能,丹州街道办内设“五办”,即党政办公室(加挂财政所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扶贫开发工作站牌子)、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加挂民政工作站牌子)维护稳定办公室(加挂司法所牌子)、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五办”为街道党委、政府的工作机构。

1、党政办公室(加挂财政所牌子):主要承担党委、政府日常事务。负责组组织、统战和群团等工作。负责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负责镇财政财务工作。

2、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扶贫开发工作站牌子)制定并实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镇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负责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商贸流通、动植物防疫、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

3、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加挂民政工作站牌子):主要承担民政、社会保障等综合性事务。负责社会救助、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社区建设、拥军优抚、民族宗宗教、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协调社会事务相关工作。

4、维护稳定办公室(加挂司法所牌子):主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国防动员教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负责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负责社区矫正等工作。

5、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主要承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宣传、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工作。负责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经济综合服务站:承担生产经营、集体资产管理、土地流转、科技推广、畜牧兽医、就业创业等具体服务工作。

7、社会保障服务站:承担就业培训、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具体服务工作。

8、公用事业服务站:承担街道道路管护、环境卫生、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丹州街道办机关编制41名,其中核定党政领导职数11名: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兼主任1名,副书记1名,纪委书记1名,副主任4名,并设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1名,人武部长1名(副科级),组织委员1名(副科级)。

四、附则

本规定由丹州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负责解释

姓名:段海涛

职务:丹州街道党委书记

职责:主持党委全盘工作。

联系方式:0911-4622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