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人民政府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组织编制,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和投诉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等内容。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宜川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下载。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宜川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地址:宜川县政府办公大楼,邮编:716200,电话:0911-4625318)。
一、概述
2013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陕政办发〔2013〕74号)文件精神,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保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年初,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名单,并根据中省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召集编办、财政、经发、审计、国土、住建、药监、环保、卫生、计生、科技、文广等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文件要求,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任务落实,明确了工作责任,夯实了工作责任。
2.规范制度,依法公开。
宜川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围绕信息公开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主动公开工作。凡是《条例》规定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信息,及时、主动进行公开。对于新制作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及时明确公开属性,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对规范性文件分时段、分步骤做好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着力协调处理好涉及民生,涉及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申请事项,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研究,逐步实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同时,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严防涉密、敏感信息泄漏。
3.加强平台建设,多渠道公开。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主要依托宜川县政府门户网站、部门自建网站进行公开。同时积极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建设,通过延安日报、县电视台、公告栏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网站向社会公众集中公开各部门办事规程、审批项目、办理流程、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等信息,进一步提高行政透明度,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3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21条,其中:政府网站发布信息1679条,包括政务消息1446条,招标公告118条,人事信息6条,政府文件109条。其他形式公开的1342条,涉及法律规章、目标责任考核、财政预决算、行政收费、行政许可、重大项目、应急管理、统计信息。
全年转办网上信访案件72件,并全部进行按时回复;转办市政府公众留言38件,回复38件,回复率100%。
上传省、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781余条,其中政务动态600余条,县政府、政府办公室文件105条,三农信息76条,多篇信息被凤凰网、搜狐、网易、百度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转载。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开办灾后重建、防汛救灾、征兵宣传、“冰瀑玉壶”冬季旅游月活动、第三次经济普查等工作专题7个,强化了重点工作的专项报道。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3年度,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度,收到行政复议案件0起,行政诉讼0起。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
2013年度,全县政府信息公开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宜川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条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2014年,宜川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会在以下方面不断改进:
1.强化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培训,形成人人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公开,并认真做好答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努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化、常态化。
2.拓宽渠道,完善公开内容。充分利用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这一平台,实现政府重点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以更加贴近、方便公众的形式,及时公开社会关注的政府信息,切实提高办事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服务。
3.加强督查,建立长效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督促检查,特别是信息发布数量、内容更新、信息质量等方面,进行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办整改,并研究和探索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