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在康熙年前为加阳里,名平路堡,是宜川通往延安府的人行大道,宜川解放后成立丹阳区,继而又更名交里区,1957年撤区改为县直属乡。1958年成立交里公社,1984年9月改为交里乡至今。国土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辖交里、兰河、赤良、段塬、蝉塬、太泉、赵家河、李家塬、南岭、乔庄、合配、岔口、孟长镇、四方14个行政村。2016年合并村组后,辖交里、太泉、李家塬、南岭、乔庄、孟长镇6个行政村至今。
区划人口:交里乡位于宜川县中部偏西北14Km处,东与牛家佃接壤;西与英旺乡毗邻;南与丹州办事处相连;北与云岩镇相接。地势西高东低,呈五塬二川分布,辖6个村委会,41个村民小组,农业总户数2789户,总人口7726人。
地理资源:交里乡地处北纬36°,东径110°,海拔1322米,最高气温30℃至40℃,最低气温-22℃至23℃,年降雨量580-590mm,东西长35Km,南北宽15Km,地势西高东低,呈五塬二川分布,林地面积2605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6%,境西北部有钟楼寺水库一处,可供垂钓、避暑、休闲旅游开发。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蒙华铁路、延黄高速相继过境,天然气储量巨大,全市重点项目40万吨LNG天然气净化等工程落户交里。
文化习俗:乡域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对牡丹、古槐喜爱有加,段塬村原张氏祖祠祠堂有一株牡丹,经考证为“丹州红”品种,根基直径约30公分,花龄达500年以上,花开时节,慕名而来的游客、画家、摄影家络绎不绝。境内百年以上古槐悉数可见,李塬村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形奇特,七人合抱不拢,树干因雷击已空,可容五人坐于其间玩牌、品茶、聊天。刺绣、剪纸、秧歌等民俗文化丰富,民风淳朴。
经济状况:交里乡紧紧围绕“做稳粮食、做强果业、做大特色、营商强企、壮大集体、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全乡耕地面积4.8万亩,只要以苹果、玉米为主,其中苹果面积3.5万亩,挂果面积3.1万亩,川道玉米1.5万亩,退耕还林44373.8亩,荒山造林12570亩。2022人均收入2.13万元。
交里乡政府现有干部46人,其中领导干部14人,公务员23人,下属3个站所共23人,全乡共有7个党支部,其中机关支部1个,党员33人;农村支部6个,党员2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