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同做智慧教师
与书相伴,遇见更好的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一起透过阅读
去拥抱五彩斑斓的梦
好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让阅读成为大家最浪漫的教养 。
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郭成芳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师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并用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其次,书中提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提问法、讨论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也深刻意识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了自己的教育实践。我也尝试将这些建议融入到我的教学中,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够使我更加热爱我的教育事业。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将这些建议付诸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宜川县城关小学范盈刚
作为一名教师,之前也接触过这本书,但只是走马观花的随手翻看了一下。假期,在导师的推荐下,我才真正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虽然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这本书却深深的吸引了我,领悟着书中观点和案例,结合自己教师生涯中的点点滴滴,面对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笑脸,面对我在教学中的收获,面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这本书无疑就像黑暗中灯塔为我指明了方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她不愧被誉为教师的宝典。
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通过读书来增强自己的知识,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书中多次提到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培养阅读的习惯。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每天还是应该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和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经验,通过不断的阅读,反复的思考才能领悟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
宜川县第五小学吴生明
寒假里,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容易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动作。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宜川县第三小学尤万成
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知,充盈自己的心灵。放假前名师引领共同体推荐的假期阅读经典教育名著是《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后结合自身的工作与书中给出的建议,我深刻认识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在很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十分可行的答案。这本书不是空谈教育理想的空中楼阁,而是对每位教育一线的教师真正发挥启迪和指引的明灯。非常荣幸读了这本经典著作,接下来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和个性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和潜移默化的。通过书中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教师如何以身作则、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激励着我,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使命和影响力。
其次,这本书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引导。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孩子身上全是真、善、美,他们身上还会有消极、孤独、失望、冷漠等不好的特质。教师要做的,正是帮助他们逐步战胜或克服那些“病菌”的消极作用,强化有益部分。书中的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梦想和困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最后,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不间断的阅读能带来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教育其实就是精神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我们工作的对象——学生——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和昨天就不一样。”用昨天的知识无法教好今天的孩子。要想给学生提供的永远是清澈的、新鲜的知识和思想,就必须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学习保持自己的“水源的清洁”。书中的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他们注重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这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是一个永远学习的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上述就是读完这本书我最直观和深刻的体会,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我们塑造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被塑造着,我想,这种被塑造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如果一个教师追求自我成长,我想阅读是最好的方式。
宜川县城关小学刘晓玲
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有一段话,我感触很深:课堂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恩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论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让课程变得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好的教育方法,良好的生活心态,不是某一本书、某一句话,教会我们的,而是,长期阅读的时光里,点滴坚持的日子里,书本积蓄的力量,读书如此,育人如此,人生亦如此。
世界莽莽,时间荒芜,
幸而有盏读书灯,
做眼中有光芒,
灵魂有香气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