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宜川县中小学“城乡教师共同体名师+项目” / 正文

遇“荐”书籍 收获喜“阅”——张晓梅名师工作室名著共读读书分享(三)

来源:教科体局 发布时间:2024-05-22 10:15

读书,是教师最重要的备课,也是永远的备课。教师读经典,如一段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2024年寒假,张晓梅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了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名著共读活动,并开展了“书香伴我行,阅读促成长”线上交流分享活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的世界,享受那些美好篇章的洗礼!

分享老师 张晓梅

今年寒假,在名师工作室陈巧莲导师的推荐下,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读完后深感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教师研究的好书!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教师,从书中获取知识,提升各方面的修养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书中的好建议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对学困生应该怎么做:

一、心存关爱,因材施教,绝不放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应该怎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应该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转变角色、循序渐进、引导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生成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有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三、改进方法、调动情绪、控制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我们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

四、加强阅读、发散思维、提升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生来。

以上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还远不能涉及这部著作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今后我将通过每天的实践,践行学到的思想。

分享老师 闫转转

一直以来,教育这个话题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深感其意义重大。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观点、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一代新人,让他们拥有理想、信念和毅力,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这让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此外,我还从这本书中汲取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同时,他也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获得最好的发展。

总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的教育学经典著作。它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是无尽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地学习和实践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而不懈努力!

分享老师 封国栋

寒假里,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启迪心智、激励斗志的好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这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他以平易近人、充满爱心的语言,给“那些年富力强而又充满自信的‘教育者’”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像一颗明亮的珍珠,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教育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与人相处。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我们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一些观点深深打动。例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还有“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好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用爱去陪伴他们成长,我们一定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读书的时光,美好的时光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

每一页文字都是一个新的探索

张晓梅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将在读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成长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教学因读书而更加美好和充实,让我们的生活、教学因读书而更加灿烂和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