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宜川县中小学“城乡教师共同体名师+项目” / 正文

点亮心灯 筑梦前行——名著《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一)

来源:教科体局 发布时间:2024-05-22 10:20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1970年),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内容简介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从人生规划、家庭关系、修身养性、学习成长、职业素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家校合作等8个方面,全面总结、提炼、阐述了帮助教师成长的100条建议。作者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理解、实践与传承,创造性地把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代教师教育实践之中。

书中有一百条写给老师的建议,全面的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其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很多都是作者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让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

读书心得

01张莹——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如何使课程变得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要不断学习,用心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学术著作。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平时要努力提高教育技巧,要做到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不同类型、各方面知识的书籍,不断地补充我们的知识的大海。”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用终生的时间备课,无不是一种最积极的准备、最具潜力的准备、最有远景视角的准备。用心备课,是有全局性,规划性地备课,我们努力备好的不是这一节节的课,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点,而是点点滴滴,身体力行。

其次,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你对他们的点滴关爱和付出,他们都会明白,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他们爱和尊严,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第一执行者。当我们拿着这颗赤诚之心去对待学生时,他们也一定会真心地去对待,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们,尊重我们。所以,教师们应当抛开架子,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聆听学生们的心里话,听听学生的声音,关心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起伏,使他们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让他们真实地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在师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最后,与时俱进,创意教学,如果我们愿意花点心思,变点花样,很容易就让呆板的作业变得灵动起来。与学生共同梳理做题方法,跟学生一起探究;会学习,还要会出题,重难点在哪里?可能会怎样考察?学生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任何形式的测试,又有何惧怕?

02刘 慧——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几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感悟之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感悟之三:成功教师应善于思考,勤于反思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大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工作中,我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03陈姝蓉——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我们应该纠正自己以往教学经验中形成的一些不太正确的观念,防止产生对学生差别对待的心理。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尽可能的爱我们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结束语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服务于教育;

才有底气带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畅游;

才能让生命溢满书香,让书香滋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