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川县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契机,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为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新推行“六办服务”,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腿、减费用、降门槛“四减一降”,进一步提升营商便利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应进必进”实现“一厅办”。按照“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原则,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高频事项集中到政务大厅办理,对县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办事窗口9个,新增居民身份证、户口迁移、社保卡办理等服务事项176项,部门进驻率提高了26.91%,行政许可事项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率达到80%以上。同 时,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做到了服 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集中审批”实现“一站办”。设立“一站式”专区窗口, 在专区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多评合一、并联办理、 帮办代办”等服务机制,并邀请企业进行满意度测评提升服务质 效。为年度23个重点项目配备全程帮办代办员,定期召开“走 流程、查症结、提效能”联席会议,现场调度项目进展,解决存 在问题。将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由80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 工作日,企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 作日。1-5月累计容缺受理审批事项35件、并联审批12件、告 知承诺48件,办件量同比增长15%,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审批效 率,加快了项目落地实施。
“三免一减”实现“免费办”。在免费发放证照、刻制印章、 提供复印资料服务的基础上,涉及市场主体设立及相关审批事项 中,不再查验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只需填写房屋安全承诺书即可 (涉及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机构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的经营许可, 需查验房屋安全鉴定报告),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和商户准入成本。 通过“三免一减”,为每个新开办企业平均节约费用1万元以上 (其中节约印章费用1040元、证照和资料复印费用50元、房屋安全鉴定费用6000至3万元),让一些小微企业实现了“零成 本”开办,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市场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720户,其中企业103户,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33.77%。
“高效踏勘”实现“提速办”。围绕节省企业时间和成本 目标,在现场踏勘中推出了勘前告知、远程视频指导、容缺后补、上门服务等措施,降低现场踏勘重复率、提高成功率,提前对审 批事项进行业务指导,全过程服务,让企业和商户在项目建设中 少返工、不返工,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和商户的建设成本。改革后,仅在食品经营许可和小餐饮经营许可事项审批中, 现场踏勘就从原来的3-4次减少到1-2次,一次踏勘成功率提高 到75%以上,审批时限缩减了60%以上,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跨省通办”实现“就近办”。结合宜川与山西吉县相邻, 商业往来密切的实际,加强与山西吉县的协调对接,达成行政许 可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14个行政许可事项异地办理。同时, 针对壶口镇及壶口景区市场主体需求,将壶口镇作为首批行政许 可委托下放试点乡镇,委托下放市场主体设立、食品经营许可、 小餐饮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行政许可事项5类15项, 解决了当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城乡“两头跑”的难题,实现了事项 异地可办、就近能办,推动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一件事一次办”实现“更好办”。出台《宜川县加快推进 “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组织县卫健 局、行政审批局等6个部门单位,制定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和 注销、灵活就业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多部门联办事项实施方 案15个,并坚持线上线下自主办理,按照减环节、优流程、压 时间、增便利要求,优化再造流程,整合申请表单,精简申请材 料,现场开设综合窗口6个,线上开设办事专栏15个,将分散 的85个政务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6个窗口和15个专栏办理,做 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 理”,有效提高了营商便利度和企业群众办事满意率。